水下24小时决战:钱江水利舟山水司长白岛供水生命线抢修纪实

公司新闻 2025.10.15

9月中旬的晚上,一声闷响从舟山市海丰码头附近海域传来,正在该区域进行清淤作业的抓斗船,不慎将舟山市重要淡水管线——DN300过海供水管撕裂。顷刻间,0.4MPa的水压裹挟着每小时215吨的水量喷涌而出,舟山长白岛上约2200户居民及多家企业的供水压力骤降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海底抢修战役在暗流中悄然打响。

面对突发险情,钱江水利所属舟山水司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应急预案,全力组织应急供水,保障岛内基本生活与企业生产不断档。

突发危机!供水生命线告急

 

长白岛四面环海,淡水资源极为宝贵,全岛用水依赖此条海底管道输送。险情发生后,岛上供水压力迅速跌落至0.16MPa,部分高位用户已出现断流,多家造船企业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。舟山水司立即组织由管网抢修、潜水作业、技术保障等骨干组成的“应急抢修突击队”,携带水下探测仪、管道封堵器、焊接设备等物资赶赴海丰码头,连夜开展海底管道破损情况勘察。

迎难而上,多路并进抢修攻坚

 

虽然抢修之路困难重重,但舟山水司抢修团队以专业与毅力逐个击破:

海底定位难:破裂点深埋海床,潮汐、洋流与浑浊海水极大影响定位精度,抢修团队借助专业侧扫声纳设备反复扫描,配合潜水员实地进行“手摸+目视”双重核查,准确定位破损点位与损伤范围。

作业窗口短:潜水员需在能见度近乎为零、水流湍急、水温低的海水中作业,叠加台风季风浪与主航道船只通行干扰,有效施工窗口极为有限。抢修团队采取“多班轮替”模式,利用潮汐平缓期争分夺秒施工,同时实时监测水流变化,动态调整作业策略,将有限窗口高效利用。

修复困难大:水下测量、安装、紧固,每个环节都要求毫米级精度,海底实施更是难上加难。抢修团队果断采用“直哈抱箍法”进行修复,每一步操作均由潜水员与水面指挥系统实时配合,确保抱箍安装“零误差”,最终实现管道密封性100%达标。

24小时深海决战,不舍昼夜保通水

 

随着供水阀门关闭,抢修决战正式展开。潜水员迎风破浪,潜入漆黑海底,凭借手感在激流中摸索管道裂口。“水下就像有人一直推着你,操作必须稳、必须准。”一位潜水员事后回忆。

“每一个螺丝都必须万无一失,水下作业,差之毫厘则前功尽弃。”现场总指挥公司定海营业所主任徐剑炜语气坚定。

通水时刻,岛民与我们共同见证

经过24个小时昼夜不间断施工,抱箍完成最后一道紧固。试压开始,工程船上鸦雀无声——“压力正常!密封完好!”对讲机中传来的捷报,瞬间点燃全场。清流再次涌进长白岛家家户户,也流进了每一位抢修人员的心田。

此时,长白岛上的居民们早已等在水龙头前。王阿姨拿着一个塑料盆,盯着水龙头的方向,当她听到外面有人喊“通水了”,赶紧拧开水龙头。清澈的水流进盆里,她用手捧起水,喝了一口笑着说:“这水真甜,谢谢你们!”远处的造船厂里,工人师傅们看着恢复供水的管道,高兴地喊起来:“可以继续生产了!”  

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的海水里,那根修复好的管道静静地躺着,像一条纽带,连接着大陆和长白岛,也连接着抢修队员们的初心和岛民们的希望。